广州黄大仙祠灵不灵相关内容

广州黄大仙祠可以求签?灵不灵?贵不贵?大概多少钱?

能够效法圣贤益利一切众生,不违因果善心善行,福报到了自然灵验。...

8245

广州黄大仙是阴庙来的吗?

广州的黄大仙祠,故址在珠江南岸的花地村,离河约20米处,地名大凼尾(今属芳村区)。据当地老者忆述,当年神庙颇宽敞庄严。正门当街有一座石牌坊,石柱、门楼顶雠有盘龙、祥云、飞禽、花卉等图案装饰。入门处两边方柱上刻有对联:“洞中别有乾坤,四围烟雨云山,尤增胜概;祠里自成天地,两岸杏花杨柳,仙留灵踪。”署名是:“光绪甲辰仲春三月番禺卢维庆敬书”。“光绪甲辰”即光绪三十年(1904)。庙内另有一副对联是,“叱石传晋代,骑鹤上南天。”此联作者不详。
庙三进。头进大殿所供神像颇为特别:中间是黄大仙,左为吕洞宾,右为魏征。黄大仙、吕洞宾是道家不奇怪,把唐太宗的大臣魏征也列人道教仙家而供奉,就有点奇了。第二进楼上却是佛家天地,一边供如来、弥勒、文殊,一边供观音大士——前有韦驮侍立。从这样的设置看,黄大仙庙早就是道、佛合流的了。第三进住道士及香烛杂工。
黄大仙庙建立之初便兼有慈善机构的性质。庙内常驻有中医生、配药人,还有解签人。对求签抓药的人,实行“随缘乐助”,病贫者可免费。
晚清时期,花地黄大仙庙香火旺盛。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黄大仙宝诞和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更为热闹。陈济棠主粤时,黄大仙地段改作孤儿院,但庙仍保留,且常在庙前空地搭棚演戏,还有别的娱乐,摆卖,盛况不减。后来在长林公园(现松基直街)另建新庙,称为新黄大仙庙,原庙称为旧黄大仙庙。新庙较旧庙略小,
内有中医、配药及解签等人管理,广州一些乐善好施者常给该庙赠衣赠药。
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沦陷,旧黄大仙庙充作日军宪兵司令部。解放后还可见废碉堡和被害者遗骨。庙早毁,仅存一根方柱,三块石雕门饰,两截圆石柱。新庙在1949年后陆续改作民房。至于南海西樵的黄大仙庙,那是在稔岗村,建庙年代可能比广州的庙还早。据说该届建于村前,有一座大门楼,高悬黄大仙像。占地数亩,香火颇旺,远近村人常来参拜。何时坍废已不可考,原址后来改作工厂了。
广州和南海的黄大仙庙毁弃之后,的黄大仙庙却兴旺起来。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在番山(今禺山市附近)有深柳堂,就是供奉黄大仙的,一些大商人在这里设普济坛扶乩,当时有七位有名望的大商家亦成为黄大仙的善信。这七位商家就是梁仁庵、郭述亭、张殿臣、陈柱石、唐丽泉、李亦梅、谭杰生,他们均有商号在广州,后来就成为黄大仙庙——啬色园的创始人,被称为“啬色园七老”,后在庙内“孟香亭纪念碑”刻石铭记。
1911年辛亥革命后,政局混乱,菩萨不保,深柳堂被占。上述七位商家便把黄大仙像接到(一说是梁仁庵、梁钧转父子俩自西樵山普庆坛接黄太仙像到)。
1921年,在狮子山脚竹园古村择地建庙。当时扶乩得乩语云:“坛号普宜宜悟道,园名啬色色皆空。”于是依乩语命名乩坛为“普宜坛”,黄大仙庙命名为“啬色园”。1968初具规模,1971年又筹款500万元增建。
20世纪70年代,地不景气,竹园古村尚无高楼大厦,颇见萧条冷落。但是后来拜黄大仙的人日见增多,一些人就在这里开饭店、香烛店以至旅馆,解签、看相、占卜的摊档也多起来,于是带动了这里的繁荣,其中也有些人因此而“发达”的,因此人对黄大仙多怀有好感。其实,黄大仙祠是随着的经济起飞而兴旺起来的。而今日的“啬色园”,更寄寓着许多人的梦。
园名“啬色”,颇堪玩味。“啬”字源出于道家始祖老子的《道德经》:“治人事天奠若啬。”韩非子解释说:“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知识也。”引申开来,即“以德化礼教劝善”。说得通俗明白些,就是“普济劝善”之意。至于“色”字,按道家学说,“色”是“天玄地黄大自然之本色”。《太原经》说:“从玄立德。”玄为道藉,乃道家本色。啬色园寓道、释(佛)、儒三教于一家,其宗旨是:“以道家本色,兼奉儒家之仁礼、释家之慈悲,以笃行普济劝善之事功,而实现其本色焉。”(据余也先生解释)

黄大仙的名气越来越大,关于他的身世传说也多起来。黄大仙究是何人,仙乡何处,又是怎样成仙的,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黄大仙乃是《史记·张良传》中的“赤松子”。张良晚年,“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所指赤松子,就是那个早年曾一再要张良抬鞋穿履而终于赞他“孺子可教”的黄石公。而《列仙传》则云:“赤松,神农时雨师。”“神农时”和张良所处的秦汉之交相距很远,这样就有两位“赤松子”了。张良所要从游的当是后一位赤松子。
一说黄大仙是晋代术士黄初平,家乡在浙江金华。据《金华府志》卷二十二“仙释”条云:“晋,皇(黄)初平,兰溪人,牧羊遇道士,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兄初起寻之四十余年,一日逢道士,引入山相见。问羊安在?初平曰:在山之东。初起视之,但见白石。初平叱之,石皆成羊。初起遂绝粒,服松柏、茯苓,亦得仙。后还
乡,其族尽亡,乃复去。初平别号赤松子云。”
黄初平叱石成羊的故事,至今在金华地区流传。又,金华北山有地名二仙祠,那儿原建有一座“赤松观”,供奉初平、初起兄弟二仙。《金华县志》载:“赤松观,一名宝积观,在县东北二十里。西晋时皇(黄)初平、初起叱石成羊、白日飞升之地……”据说这座道观“宫殿、亭宇,廊庑、碑碣、诰敕,御墨及名公巨卿题跋为江南道流冠冕”。这大概是最早的黄大仙庙,可惜早巳荡然无存了。
这个说法,和黄大仙庙内有关碑记吻合。碑上绘着“威灵感应赤松黄大仙宝像”——大仙盘坐于古松下,右边下端有五只小羊。碑文《赤松黄大仙师自述》云:“予(余)初乃牧羊之孩,牧羊于浙江金华府城北之金华山。少时家贫,炊糠不继。八岁牧羊,至十五岁幸得仙翁指示,引至石室中,药炼回生,丹成九转……予本姓黄,名初平,晋丹溪人,因隐于赤松山,故号曰赤松仙子……”
还有,黄大仙庙门口牌坊上赫然有“金华分迹”四个大字,庙内有“叱石成羊仙灵卓异传千古”的联语,这些都说明:这个黄大仙就是金华那个牧羊人,他是在金华山成仙的,金华的黄大仙庙该是“祖庙”,而此地的庙乃是从金华分支来的。
另有一说,谓黄大仙即是东晋炼丹大师、著名化学家葛洪的弟子黄野人。有人说黄野人就是黄初平,“葛洪经金华赤松山,见初平在牧羊,虽饥困劳顿而不掩其聪敏,便收为徒弟,并称之为黄野人”。另有人说,黄野人是广东人,家乡就在东莞石龙附近的水南乡,得道成仙后被建庙祠奉,称为黄大仙——这么说他就不是曾在金华牧羊的黄初平了。近读黄雨先生新作《神仙传》(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内有《黄野人》一篇,是据《罗浮山志》和《广东新语》有关记载敷衍成篇的,所记黄野人,自称姓江名夏,并非黄初平,也没有提到黄野人就是黄大仙,当然也无提及“叱石成羊”及隐于赤松山的事了。
看来,“黄大仙即黄野人”之说,一是由于二者都有个“黄”字而附会出来的。有些人因见黄大仙名气大,就把他说成是本地人,把他地方化了。...

3609

请问黄大仙是不是真人真事

黄大仙是九龙黄大仙区的区名来源,前身为九龙十三乡之一的竹园,泛指今日从慈云山以南、九龙城寨及新蒲岗以北、横头磡以东及牛池湾以西一带,包括有旧日的竹园和邻近的多个公共屋苑,例如:凤凰新村、天马苑等。根据区议会的选区分界,大致上包括了黄大仙区的龙趣、龙上、龙下、凤凰、天强、竹园北、竹园南、翠竹及鹏程数个选区的范围。因为在区内有一座赤松黄大仙祠,香火鼎盛、善信众多,故名黄大仙。黄大仙四周以公共屋邨为主,私人住宅大多数建于东北面,并建有黄大仙港铁站
黄大仙祠 Wong Tai Sin Temple黄大仙祠是最多人参拜及占卜的庙宇之一。很多人说黄大仙是「有求必应」的,他的签文亦是十分灵验的。此外,它更是本港首间获授权举行道教仪式婚礼及签发结婚证书的道教祠庙。情侣若到黄大仙求签,最好求一些易得上签的问题如跟伴侣今天的感情关系发展如何.. 蛮浪漫的。交通
选乘地下铁路,於黄大仙站下车(使用B出口)。出口前行即见黄大仙就在左方。去黄大仙的理想时间: 早上7am -11am,原因是11时後可以去其他地方逛商店和景点。因此对爱逛商场的旅客,参拜黄大仙庙是晨早最佳节目。...

21632

黄大仙祠怎么样

我们坐地铁来到了黄大仙。虽然我不是专程来拜的,但总听说这里很灵,有很多人来拜,我也就是来看看。没想到因为不熟路,到先走到了后面的花园里,居然还有一座“九龙壁”,花园里也很美,小桥、流水、亭宇、回廊的,别有一番风景。黄大仙里金碧辉煌的,还真是人山人海呀,都得排着队走了。有很多非常虔诚的信徒带着各种供品,在院子里行着大礼。...

17869

2023年企石黄大仙庙开放时间

2023年受疫情影响,没有开放。

2023年1月23日晚,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自1月24日起,企石镇黄大仙公园暂停对外开放,直至广东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解除。请广大市民、游客积极配合,不要前往。

公园介绍:

黄大仙公园位于东莞市企石镇西北紧靠东江旁边的金校椅岭,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初名黄仙翁祠。公园面积130000平方米,以石奇、林茂、风凉、景幽著称。百年古庙香火鼎盛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黄大仙诞期”期间,信众香客云集庙会,形成了传统的民俗文化节日。除了本地的群众前来游玩外,更有不少来自桥头、横沥、茶山、石龙等周边镇区的群众扶老携幼全家出动,来这里烧香祈福、观光旅游。

...

14542

广州黄大仙词清明开放吗?

黄大仙祠清明节开放的!...

11652